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蚌医人的守“沪”

发布时间: 2022-04-04 作者: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从安徽到上海,大巴车载着援沪医疗队员在高速路上疾驰奔跑。越接近目的地,车辆越稀少,繁华的大都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嚣、归于异乎寻常的宁静,蚌埠医学院*附属医院儿科护士徐永丽见此情景,很是难过。

1958年,为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缺医少药的困境,上海第二医学院选派优秀医疗、教学骨干人员支援新建蚌埠医学院,为学校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此次上海爆发疫情,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急剧攀升牵动着每一个蚌医人。

“皖沪一家亲,抗疫一体化。”当医院接到支援上海抗疫任务的通知时,徐永丽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,*时间奔向护理部报名参加。考虑到她家有幼儿需要照顾、丈夫在院工作十分忙碌,护理部领导再三劝说让她放弃。性格倔强的她却给出了*有力的理由:“我的护理技能绝对能够胜任这项任务,更何况我有一副年轻的身板。”

经过严格选拔,蚌医附一院、附二院组建了包括97名专业医生、护理人员、院感专职人员的援沪医疗队,囊括呼吸内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内分泌科、肿瘤内科、儿科、心理科、中医内科等多个科室。附一院党委书记金世洋主动请缨,挂帅出征。

徐永丽当选先遣队员,4月1日跟随金世洋提前奔赴上海开展工作。没想到出发前不久,她的婆婆突然摔倒,股骨头骨折,需要换髋关节。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陷入两难境地,一边是“小家”,一边是“大家”,如何抉择?

“祖国需要我的时候不能退缩!”在经过了一夜的辗转反侧,徐永丽决定坐上前往上海的车。一到目的地,她稍加整备,就和战友们直奔小区,采集核酸样本。

那是个老旧的小区,墙体斑驳、年老体弱者众多。为照顾小区居民,徐永丽和战友们选择上门服务。没有电梯,她们就一层一层背着防护用品爬楼。本来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就让人呼吸困难,加上爬楼,徐永丽满身是汗。更何况,还要一栋栋楼不断地爬上爬下。天渐渐黑了,还有好多居民没有采集完成,但是听到小区居民对安徽医疗队员的赞许,徐永丽和她的战友们备受鼓舞,继续夜战,*终圆满完成了整个社区838人的采样任务。

翌日,蚌埠医学院援沪医疗队正式完成集结,迎着早晨的*缕阳光赶赴上海,与徐永丽等先遣队员汇合,一起开展抗疫工作。

“驰援上海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,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”蚌医附一院院长王洪巨表示,援沪医疗队将用*快速度融入新岗位新角色,与上海人民同舟共济,为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,贡献“安徽力量”和“蚌医力量”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王志鹏)
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